中國日報中文網丨聚力創新 集智增效 陜西陜能新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入選陜西重點科技型企業

在陜西能源產業轉型升級的浪潮中,陜西陜能新動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能動科技”)正以聚力創新,集智增效,在能源領域“賽道”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征程。近日,這家扎根陜西的能源科技企業在充換電、智慧能源等領域持續突破,成功入選陜西第三批重點科技型企業。從傳統火電優化到新能源技術突破,從單點技術攻關到全產業鏈賦能,能動科技以“數字驅動、創新引領”為主線,為陜西能源結構轉型注入強勁動能。
科創筑基:從技術攻堅到產業賦能
在能動科技智慧能源管理平臺上實時顯示著各個充換電站的運營數據。近年來,公司累計立項科技項目3項,申報專利31項,獲得軟件著作權5項,并成功入選“科技型中小企業”名錄。7月25日,公司自主研發的“陜投能動科技智慧能源管理平臺”成功接入首座外部充電站,贏得加盟客戶的充分認可。
“創新不是孤軍奮戰,而是體系化攻堅。”公司負責人介紹,能動科技傾力打造的“e源云工業互聯網平臺”,融合物聯網、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技術,已初步實現對充換電站、儲能站及光伏電站等多類能源設施的統一管理與智能調度。2024年,公司憑借《面向虛擬電廠AI驅動協同調度智能換電站系統研發與應用》項目榮獲陜西省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大賽三等獎,并相繼榮獲“2024中國充換電行業十大競爭力品牌”“2024中國充換電行業TOP50運營商”“2025中國充換電行業最佳重卡運營商品牌”“陜西省科技創新工作者創新創業大賽三等獎”等多項榮譽,2025年7月,該項目再度獲評“陜西省重點新產品開發項目”,標志著公司在智能換電與虛擬電廠融合方向的研發實力和應用價值再次獲得省級權威認可。
在核心技術攻關方面,能動科技聚焦三大方向:智能換電技術已實現重卡車輛“快速入位、自動換電、即換即走”的高效運營模式,在西安、榆林、新疆等地完成示范布局;車儲共用電池技術致力于打造“車電分離、車儲一體、可充可換”的創新產品方案;虛擬電廠聚合技術則即將構建“資源聚合-交易響應-價值結算”的運營機制,顯著提高客戶服務滿意度。
產業布局:從單點突破到協同發展
從清水川能源廠區到新疆準東經濟技術開發區,能動科技的換電站已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2023年以來,公司先后在府谷縣清水川電廠實施重卡換電站兩期項目,在新疆吉木薩爾啟動重卡換電項目,不僅解決電動重卡“充電難、充電慢”的痛點,更帶動換電設備制造、電氣施工、電池運營等多個產業環節協同發展。
“我們不只是做換電服務,更要做好產業生態鏈的協同發展。”公司負責人介紹,在陜西榆林實施的清水川重卡換電示范項目,預計年產值達841萬元;新疆吉木薩爾項目則有望實現390萬元的年產值。通過統一規格、通用接口和智能BMS等核心技術突破,公司正構建貫通“換電-儲能-退役”各階段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
在虛擬電廠領域,能動科技的布局同樣引人注目。公司獲得700萬元省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科技創新專項資金支持的“面向虛擬電廠AI驅動協同調度的智能換電站系統研發與應用”項目,將搭建基于AI優化的智能換電站系統,構建虛擬電廠資源接入與智能調度平臺,圍繞多資源聚合控制與動態交易支撐等關鍵技術開展攻關與驗證,推動虛擬電廠在重載交通場景下的深度應用。預計項目成果將在多個重點換電站場景落地,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示范路徑。
機制創新:以人才培育激蕩發展動能
公司創新黨建工作模式,成立重大科技項目黨員突擊隊、創新成果攻關組和創新工作室,將“三會一課”與實際工作緊密結合。2024年,能動科技成為省國資委標準化規范化黨支部之一,黨建工作獲得認可。在管理機制上,公司推行“項目負責制”“并行審批制”“逾期默認制”等高效機制,通過區域負責制、矩陣管理制、全員營銷制等舉措,大幅提升決策效率。
從技術突破到市場領跑,從單點創新到生態賦能,能動科技正以科技“硬實力”托舉能源轉型的新局面。能動科技錨定構建更先進的智慧能源管理體系目標,以創新之筆,在三秦大地上書寫綠色發展的“能動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