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水電分布式管理部:織密“責任網” 推進安全變革
今年以來,陜西水電分布式管理部將安全管理融入生產經營全流程,明確全員安全責任,優化部門安全架構,強化一線安全督查,筑牢安全防線,為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安全基礎。

責任“網格化”:織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安全網絡
安全不是單點守護,而是全員共擔的系統工程。為貫徹落實集團公司安全環保主體責任落實行動要求,打破“安全僅歸安監部門”的傳統認知,建立全員安全責任體系,結合行業特性,編制《全員安全生產責任清單》,梳理27個崗位安全職責,從決策層部署到執行層操作,清晰劃定“安全責任田”,確保生產環節無空白、責任鏈條無斷點。為保障責任落地,建立“責任履行與激勵考核”掛鉤機制,將安全履職情況直接與員工績效考核、職稱評定、評優評先關聯,形成“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的良好氛圍和正向激勵循環。
架構“專業化”:構建“高效協同、精準管控”的組織閉環
隨著投運并網的項目日益增多,原有安全管理架構逐漸顯現響應滯后、協同不足等問題。管理部圍繞“專業化分工、扁平化管理”優化安全架構,調整安全生產委員會成員,下設安全環保監察部專職部門,調配人員補充安監力量,完成12項制度新編、6項制度修編,制定1個年度管理提升方案,編制10項措施,保障全年安全工作穩步推進。生產運營中心整合原分散在各片區的技術力量,集中負責設備安全運行的技術支撐和隱患整改方案制定,指定專人逐月統計分析隱患排查治理情況、“兩票”執行情況、生產缺陷處理情況,形成統計分析清單并定期公示。生產、安環2個部門通過“周督辦、月通報、季評定”聯動機制,實現安全信息實時共享、隱患排查同步推進、整改責任無縫銜接,徹底打通安全管理“中梗阻”。
督查 “常態化”:彰顯 “以上率下、較真碰硬” 的擔當作風
安全督查不能走過場,必須直奔現場、直戳痛點。管理部建立“公司領導班子成員包抓”機制,企業主要負責人及領導班子成員帶隊,分包抓片區,到風電場、光伏電站、檢修現場等一線區域開展“穿透式”安全督查。自包抓機制實施起,累計開展6次專項督導,將發現的各類設備、管理問題以清單的形式下發至項目負責人,截至目前,整改率達100%。為避免督查“一陣風”,建立“督查—整改—回頭看”的長效機制,每次督查后安全環保監察部下發問題清單;整改期滿后,由原督查領導帶隊“回頭看”,確保問題徹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