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丨秦龍電力麟北發電 推進科技創新 打造多元創新生態
秦龍電力麟北發電始終將科技創新視為企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近年來通過強化機制建設、聚焦關鍵技術突破,在科技創新領域結出累累碩果,為電力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為筑牢科技創新基石,公司以“勇于創新”發展目標為指引,精準施策完善創新生態。通過重新調整科技創新組織機構,構建起高效協同的創新管理體系;修訂《科技創新管理標準》,為創新工作提供規范指引;建立健全科技進步激勵機制,充分激發全體員工的創新潛能,同時強化科技成果與知識產權管理,形成“研發-轉化-保護”的完整創新鏈條,為科技創新工作的扎實推進提供了堅實保障。
針對《煙塔合一蒙皮內置大型鋼結構數字化間冷系統研發與應用》項目,團隊聚焦塔型設計、結構安全、冷卻性能等核心難題開展系統研究,在國內外首次開發出主鋼架外置、蒙皮內置的直筒-錐段鋼結構排煙間冷塔技術,一舉打破傳統技術瓶頸。創新提出的四邊角鋼格構式構件等方法,成功解決了直筒-錐段型鋼結構間冷塔快速建模分析的行業難題;首次研發的基于光柵光纖技術的大型間冷塔溫度場智能化監測控制系統,實現了冬季大風及低溫工況下的精確控溫和防凍,有效降低運行背壓。該技術兼具投資低、防腐及抗震性能優良、施工周期短、環保性強等多重優勢,為國內外燃煤機組鋼結構間冷塔的安全環保、穩定高效運行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與工程范例。經陜西省機械工程學會鑒定,該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于2021年斬獲陜西省企業“三新三小”創新競賽一等獎,充分彰顯了技術的創新性與實用性。
在《超臨界汽輪機狀態智能在線監測與診斷關鍵技術研發與工程示范》項目中,麟北發電團隊同樣展現出強勁的技術創新實力。通過建立汽輪機性能仿真模型,精準計算機組實時性能,為運行優化提供了數據基石;創新構建基于現場歷史數據的算法模型,實現流量/升程線性矯正,優化閥門控制特性,保障機組安全高效運行;自主完成振動監測及健康系統的軟硬件開發,提出多種創新振動分析方法,實現軸系狀態監測與故障自動診斷;更通過實時在線監測高溫熱部件的疲勞蠕變壽命損傷,為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撐。該項目的研究成果,為汽輪機數字化轉型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依托“以生產經營難題為導向、以技術突破為目標”的創新路徑,麟北發電科技創新成果持續涌現。截至目前,已完成16項重點科技項目的研究與結題驗收,在核心技術領域不斷突破前行;累計申請專利40余項,授權專利22項,其中發明專利3項,彰顯了技術創新的深度與質量;在解決生產實際問題過程中形成的“五小成果”達62項,構建起“實踐-創新-沉淀”的良性循環。
未來,秦龍電力麟北發電將持續深化科技創新布局,推動重點科技項目落地見效。飛輪儲能混合磷酸鐵鋰電池聯合調頻技術的研發應用,將憑借其在電網可靠性提升、可再生能源接納能力優化等方面的創新優勢,為企業帶來顯著的經濟與技術收益;生物質耦合燃煤發電技術則聚焦化石燃料消耗降低、碳減排份額提升,進一步增強機組在新型電力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