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泰化學神木電石:以“智”提“效” 傳統行業迸發新活力
人形機器人春晚大秀,DeepSeeK破局出圈,AI科技席卷而來,各種數智化轉型升級成果陸續上線。
作為國有企業,加快推動數智化轉型,既是順應數字經濟時代、建設數字中國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提檔升級、加快實現一流企業目標的根本遵循和必然路徑。近年來,陜西金泰化學神木電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泰化學神木電石”)緊跟AI時代浪潮,加快智能技術應用,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加速產業數字化轉型,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精準測量譜新篇 從“傳統”向“智慧”轉身
電極糊作為生產的關鍵原料,對電極糊的精準把控直接關系到電石產品質量以及整個生產流程的穩定性、安全性。
“傳統的測量方式依賴人工操作,不僅耗時費力,而且容易因人為因素導致測量誤差,給生產帶來很多不確定性。”從事多年電石生產的職工張旭在“頭腦風暴”中提出了問題。
“郭頂勞模創新工作室”主動認領難題,成立技術攻關小組,通過多次現場實地試驗,成功引入并啟用了先進的電極糊測量裝置。
新的電極糊測量裝置采用了前沿的傳感技術與智能算法,能夠實時、自動地對電極糊高度進行精確測量,并將數據即時傳輸至生產管理系統,實現從“傳統”向“智慧”的轉身。“這一裝置能夠在復雜的生產環境下,精確捕捉電極糊高度的細微變化,測量精度可達5-10厘米以內,遠遠超越傳統測量手段。”生產技術部電儀中心劉軍軍介紹道。“從工藝管理角度,這些數據的長期積累與分析,為生產工藝的持續改進提供寶貴的參考依據;從安全管理角度,減少了人員直接接觸的風險。”該系統的投入使用,進一步完善了數字化管理體系,為生產調度提供實時、精準的測量數據,使操作人員能夠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生產參數,確保電極生產始終處于最佳狀態。
精準調控降成本 從“單一”向“多元”轉變
從“單一”向“多元”轉變,開關電液插板閥就是一個典型。目前生產中使用的開關電液插板閥功能較為單一。在面對日益復雜的生產工藝要求和對流量、物料輸送量精準控制的需求時,已難以滿足高效生產的標準。
公司技術攻關小組及時查閱相關資料,制定整改方案,指定專人負責。安裝與調試過程中,安裝人員克服了現場空間狹小、管道布局復雜等諸多困難,確保每一個部件的安裝位置精準無誤,每一條液壓管路的連接緊密可靠。
“我們經過多輪嚴格的測試與優化,調節型電液插板閥已與現有生產系統實現了完美融合,顯著提升了生產過程的自動化與精準化水平,并且大大地降低了生產成本與能耗。”電儀中心杜天龍自豪地說道。
精準稱重穩前行 從“手動”向“自動”升級
將數智化轉型作為“搶答題”,從“手動”向“自動”升級,為推動先進產業發展提供示范樣板。
隨著陜西省裝置產能最大的120萬噸/年電石資源循環綜合利用續建項目陸續投入生產,原材料料倉稱重逐漸頻繁,若儀表測量數據不穩定,或導致原料配料系統無法自動配料,影響電石裝置生產效率。為有效防范和遏制儀表測量數據問題發生,公司“黨員攻堅隊”就現場配料單元稱重儀表數據波動問題進行深入剖析,最終確定對現場傳感器位置、靈敏度等進行升級改造,不僅實現了原料配料系統自動配料,還有效提升稱重傳感器的精準度,更降低人員勞動強度,為后續生產奠定了良好基礎。
“我們要持續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通過數智化賦能安全生產、穩產達產、節能降耗等關鍵點,加大在智能化生產設備與技術方面的投入,不斷提升含‘新’量和含‘智’量,奮力解決制約生產的‘瓶頸’問題。”金泰化學神木電石負責人在年度會議上對加快數智化發展提出了具體要求。
完成18萬點生產數據采集,接入110kV變電站主接線數據,實現實時采集設備運行狀態;工作流程自動化、信息共享與協同辦公,提升了企業的運營效率與決策效率;采購先進的安全管理系統,完成多套數字化系統的等保測評工作……各項數智化轉型成果正滿負荷運轉。
據悉,該公司DeepSeek+技術、APC自動化爐控系統、爐水在線監測系統、連排測控系統等一系列數智化技術即將投入使用,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