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中文人妻视频2019,成年女人免费v片,国产精品免费AV片在线观看,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

涼水井礦業公司:以“精微創新”激活降本增效新動能

發布時間:2025-03-12 來源:涼水井礦業公司 作者:白海川 潘大壯
分享到:

今年以來,涼水井礦業公司礦山救護隊摒棄傳統改造思路,立足礦山實際,從設備維護、訓練模式、資源整合三個方面切入,通過低成本、易落地的“精微創新”,在點滴細節中挖潛增效,探索出一條務實高效的節約型發展路徑。

設備維護“巧手工程”,讓老裝備煥發新活力

面對老舊設備維護難題,救護隊創新建立"跨設備通用部件共享臺賬"資源管理體系,將工業代謝理論應用于礦山場景,提升零部件復用率。

構建了"報廢-拆解-再生-復用"的完整閉環,通過拆解報廢設備提取可用零部件,將核心部件化身設備維修的“急救包”;照明燈和呼吸器上的固定螺絲規格相同;氣瓶過期,但氣瓶閥門的密封圈未老化;電路板損壞,但檢測探頭的接口完好。提取通用零件并跨設備復用,既能節省成本,又能快速解決維修問題。“能用盡用”不是口號,而是老隊員通過“傳幫帶”將經驗轉化為可復用的技術資產,讓每一件礦山改造品都承載著代代相傳的技藝與匠心淬煉。

20250227315809.png

訓練模式“場景再造”,讓日常演練變身增效課堂

聚焦應急救援能力建設,創新設計“低成本實戰化”訓練體系。利用井下回收的廢舊H型鋼梁、支護木板等材料構建高溫濃煙、巷道坍塌等復雜場景,隊員需佩戴氧氣呼吸器,在狹小空間內完成"生命體征探測-臨時支撐架設-傷員轉運"全流程;收集因老化退役的呼吸器管路(非承壓部件),模擬實戰中常見的磨損泄漏;要求隊員佩戴呼吸器,通過觸感與聽聲定位漏點,并使用工業帶壓膠帶完成臨時封堵;隊員泄漏處置平均用時從3分鐘縮短至1分鐘,極大減少實戰中因管路泄漏導致的氧氣浪費,探索極端缺氧環境下逃生方案的可行性與有效性。

推行班組間工具包輪換使用機制,促進設備操作標準化水平提升;建立演練耗材動態分析制度,將廢舊輪胎改造密封裝置、藥桶二次利用為應急物資備件箱等創新方案納入標準化手冊。這一系列舉措不僅降低了訓練成本,更培育出一批精通多設備操作的“全能型”技術骨干。

資源管理“井巷尋寶”,廢舊材料簡易分揀與實用器材改造

井下巷道廢舊物品實行動態回收,對木材、金屬、儀器等材料實施分類管理。救護隊通過簡易分揀與基礎改造,實現資源高效利用,同時降低采購成本。

以邊角料制作體能訓練器材。將支護用松木邊角料切割為50cm短樁,表面打磨光滑,兩端鉆孔后穿入麻繩,制成“拉力樁框架”,單根可承重100kg以上,配以切割為30kg重的鋼板,外包裹廢舊輸送帶作為防滑膠皮,用于拖拽訓練,模擬井下傷員搬運,強化隊員體能耐力。成本對比30套器材僅耗材成本800元,較采購同類產品節省92%。

退役呼吸器改造為可視化教學模型,讓復雜的內部構造一目了然。這些“藏在角落里的寶貝”,經過創新之手的點化,既解決了訓練教具短缺問題,又為綠色礦山建設注入新內涵。

礦山救護隊通過深入踐行“精微創新”理念,最大化利用木材、藥品、器材等“小資源”,較好激發起團隊主動創新意識,不僅有效降低了采購成本,還在無形之中增進了“節約即創收”的文化認同。“降本不是‘壓指標’,而是‘激活力’。當隊員把修好一個閥門當成必修課,把廢舊材料改造看作手藝比拼時,節約就成了團隊的默契,真正實現省出效益、創出價值。”礦山救護隊隊長魏斌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