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燃料優勢”到“效益紅利”實踐——趙石畔煤電一體化協同運營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四季度以來,隨著配套煤礦項目全面進入聯合試運轉,趙石畔煤電邁入煤電一體化協同運營新階段。依托自產煤“成本可控、供應穩定”的雙優勢,公司以管理創新與技術突破為引擎,推動生產運營從“保供穩鏈”向“價值創造”躍升,為區域能源安全與行業轉型升級提供實踐樣本。

搶發多供,燃料優勢轉化為經濟效益
面對煤炭自給的先天優勢,趙石畔煤電以“度電必爭”的策略深挖市場紅利。通過實時監測華北電網用電負荷曲線,精準捕捉晚高峰、寒潮等用電尖峰時段,動態調整機組出力,在負荷率高位運行中實現發電量同比大幅提升。
“我們建立了‘日分解、周對標、月考核’機制,將電量目標細化到每臺機組、每個班組。”該公司發電部部長李釗介紹,通過優化調度策略與電網深度協同,機組持續保持安全穩定運行狀態。10月份,提前8天完成發電任務,完成計劃電量135%,經營效益顯著提升,燃料成本優勢轉化效率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全鏈管控,筑牢安全與效益的“雙防線”
針對自產煤硫分高、揮發分波動的特點,趙石畔煤電構建“源頭-運輸-燃燒”全鏈條管控體系。運行端,引入智能燃燒優化系統,精細調整配風比例與煤粉細度,主再熱汽溫兩側偏差控制在±5℃以內,環保指標穩定達標;設備端,推行“無人機+機器人”巡檢模式,關鍵設備健康狀態診斷準確率提升至98%,檢修周期進一步延長;燃料端,與配套煤礦建立“煤質-庫存-需求”聯動平臺,實現燃煤摻燒比例動態優化,度電燃料成本持續下降。
精細管理,從“生產執行”到“價值創造”的轉型
趙石畔煤電持續加大“小指標競賽”“合理化建議征集”等活動開展力度,激發員工創新創造活力,下半年以來,累計采納一線員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議15項。同時,創新實施“一穩”(安全穩定)、“兩控”(供電煤耗、廠用電率)、五增(發電量、兩細則兩規則收入、容量電費收益、燃煤銷售量、碳資產出售)、“六降”(煤炭單位成本、供電煤耗、廠用電率、大宗物資耗率、外委費用、非生產耗能)管理體系,并著力培育燃煤銷售量、碳資產出售額等利潤增長點,累計創效超3000萬元。
“通過大數據分析,我們發現鍋爐燃燒穩定自產煤種以來,協調控制更加穩定,鍋爐效率提升0.2%,每年可節約燃煤約0.5萬噸。”該公司技術骨干褚永春說。
從“單一發電”到“煤電互濟”,趙石畔煤電的實踐印證了煤電一體化發展的戰略價值。在能源保供與“雙碳”目標的雙重壓力下,企業以管理創新激活資源稟賦,用技術革新破解行業痛點,為火力發電企業轉型升級提供可復制的“趙石畔煤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