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發電:減碳增綠 做秦嶺生態“優等生”
近日,從商洛市人民政府傳來好消息,商洛發電被授予2021年度“市級園林式單位”。該榮譽的獲得,充分肯定了商洛發電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商洛發電自建設以來,堅持工業項目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原則,扎實“碳”減法,做好“綠”加法,在改善生產生活環境提升員工幸福指數的同時,有效保護了商洛青山綠水,增加了百姓生態福祉。
“雙碳”引領 高瞻遠矚強規劃
▲廠區春色
項目建設前,商洛發電超前謀劃選用了當前最先進的高效超超臨界發電設備,采用高效靜電和吸收塔協同除塵,粉煤灰全部綜合利用,廢污水分級處理后100%回用,投產以來,機組各項指標良好,優于超低排放標準,做到了低污染。
在“雙碳”背景下,公司積極探索綠色發展新模式,完成降噪改造,主動攻克節能減排技術壁壘,2021年供電煤耗環比降低13g/kWh,2022年一季度,公司供電煤耗291.76g/kWh,直接廠用電率4.1%,各項能效指標均達行業較優水平,實現了低能耗。
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利用電廠余熱為商洛市區清潔供暖,取代多臺采暖小鍋爐和一定散燒煤,供熱面積達85萬平方米,惠及民眾6000余戶,對關中地區治污減霾起到積極作用。
植綠護綠 全員行動固根基
▲職工修剪綠化帶
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生產經營實際行動中,在全公司倡導綠色、環保、低碳工作生活方式,在職工中開展多形式、多層次的植綠、護綠宣傳,通過共栽綠植、義務修剪、志愿清雜等,增強人員生態意識,形成全員參與綠色發展的局面。
強化廠區綠化力度,設專班專款對廠區進行全面綠化、美化。嚴把樹種、花草采購關,嚴格按照園林專家要求科學種植,雪松、大葉女貞、銀杏樹等主要喬木達20余種,數量超過2000株;鄉土植物、花灌木、盆花等種類齊全、應有盡有,實現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綠。
加強綠化成果管理,每年投入定量養護資金,購買修剪工具及農藥、肥料等。制定養護管理制度,責任到人,定期澆水施肥、除草修剪,確保植物花草生長旺盛,綠化效果持久。
生態惠民 加減由心生態美
▲舉辦“開放日”
將職工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持續深耕細作,不斷改善職工生產生活環境,經過4年打造,公司現有綠化面積141370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到38.1%。如今,廠區呈現出“春日百花競放、夏季綠樹成蔭、秋天碩果累累、冬來綠意不減”的美好景致,觀賞效果十分明顯。不僅使廠里職工感受到了廠區環境的變化,連許多小生靈們也前來安家。
公司先后邀請商州區人大代表、政協代表、環保局職工、地方媒體和社會公眾等各界人士走進公司,實地檢驗綠色發展成果,文明整潔的廠區、規范有序的生產環境、高端先進的環保設備,贏得了來賓們的贊許,受到來訪民眾的信賴,企業的發展之路越走越平坦。
從一片荒蕪到四季常青,商洛發電發展底色越來越綠,生態福祉日益凸顯,良好的生態環境已成為職工幸福生活的增長點,成為推動企業發展的支撐點,成為利民惠民的發力點。